农业无人机
工业无人机
军警无人机
娱教无人机
水下无人机
反无人机设备
无人机配件
无人机租赁
无人机培训
当前位置:全球无人机网 » 无人机新闻 » 飞行安全 » 正文

久治不愈的“黑飞”领域 无人机“黑户”洗白还需政策发力

发布日期:2016-12-17  来源:新浪网我要投稿我要评论
 

(原标题:科技手段不是长久之计 无人机“黑户”洗白还需政策发力)

人们总是羡慕鸟儿可以在天空中翱翔,可以自由自在地四处游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美景,而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我们只能借助各种工具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即便如此,受限于成本、危险性等原因,能够俯瞰大地的仍旧只有少数人。

值得称赞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离以前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望更近了一步——无人机的出现让人们有了从高空俯瞰大地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无人机发展迅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行业。据统计,2015年,我国无人机销量约9万架,消费级无人机产品销售规模达到23.3亿元。据预测,到2018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10.9亿元,到2020年,年销量预计达到65万架,呈现井喷式增长。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火热的行业没有成熟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或者相应的手段去规范管理,则可能适得其反。

久治不愈的“黑飞”领域

无人机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完全可能形成千亿新蓝海。伴随着无人机的普及,行业市场也在波澜暗涌。由于无人机的各种功能,如果不加以严格的规范管理,则可能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

那么无人机随意飞行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几年前,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操纵燃油助力航模飞行机进行航空测绘,造成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军队出动直升机迫降的后果。类似坠落伤人、逼停航班、导致列车延误等无人机引发的事故新闻也屡见于报。

有关于无人机砸穿民房、扰乱空中秩序、偷拍隐私等问题正在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想要杜绝这一现象发生,前提条件就是让每一个无人机都有其独有的“身份证”以方便相关部门管理,但在我国,无人机的使用者却对此似乎并不是特别“感冒”。

在第四届中国网络试听大会上,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表示,目前我国无人机的数量已超过2万架,但一半以上未取得无人机驾照。追本溯源,造成无人机乱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管理问题上。因为如果无人机拥有者不主动申请空域使用权,相关部门则无从确定无人机具体使用人员以及使用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无人机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如果条件允许,它们的使用者可以利用这些在天上飞的“小玩意”做很多事情。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民用无人机都不需要使用经验。民航局飞行标准司通用飞行标准处处长陈广承就曾表示,小于1.5公斤的无人机,基本属于玩具,无需任何申请。但4公斤以上的就必须有人遥控、操纵,驾驶员不在空中在地面,要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的运行和安全。驾驶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无人机在飞行中要实时上传飞行数据,让有关部门能够了解其位置、飞行速度等。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在监管还是培训上,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还是那句话,行业发展快固然是好事,但如果配套措施无法跟上,就要谨防好事变坏事。

科技手段应对科技问题

登录淘宝、京东等网购商城,输入无人机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大多数产品都是可以航拍的,价格也是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但笔者咨询客服,问及国家是否会对无人机进行限制,绝大多数客服表示有限制,但只要不砸到人就没人管。而对于如何给无人机上“户口”,绝大多数客服都表示不知道去哪里上,建议笔者自己进行咨询。

在售卖端没有严格要求,使用者又满不在乎,面对无人机“黑户”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相关专家一直在探讨该如何应对。柯玉宝对此提出了“电子围栏”技术,利用无人机本身具有的飞行控制装置,把“电子围栏”提前设置在里面,当无人机飞到不允许观测的区域时,无人机会进行识别,自动进行返航或落地。

这就如同给无人机加上了远程控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位跟踪来约束使用者的使用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无人机的使用。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疑惑,虽然这样做可以约束使用者的飞行距离和高度,但使用者用无人机在做什么却仍旧不得而知,这对于遏制无人机犯罪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正是由于政策上的“无力”,人们更加相信科技智能交给科技来应对。近日,一家名为DroneShield的澳洲公司上线了一款新型的反无人机系统DroneGun,重达6kg,外型似突击步枪,可以拦截无人机的信号,包括GPS和GLONASS信号,从而迫使无人机降落。值得一提的是,DroneGun的拦截范围可达1.2英里。

而美国也传出消息,已研发出“反无人机”步枪:射程超1.6公里。并承诺能够立即让无人机停止向操控者发送图像。这种枪外观上和其他反无人机干扰步枪类似:一根天线附在一台电脑上,做成枪的形状。

我国的反无人机技术也在持续研发和推进之中,据业内人士透露,航天十二院、国防科大、北航等科研单位正在合力打造一种可以便捷部署的无人机拦截系统,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协同探测,并配备了复合拦截措施:如拦截网弹、车载激光武器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行政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时,利用科技来进行“以暴制暴”并非不可,但由此可能引发新的问题。有相关人士对此提出,反无人机设备刚刚诞生一定存在各种问题,甚至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一旦反无人机软件被劫持,合法的无人机也可能会被控制,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如果无人机使用者不能自身萌发规范使用的念头,任何手段在科技面前可能都是徒劳的。

 
本文链接:https://www.81uav.cn/uav-news/201612/17/21579.html
标签: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全球无人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文推荐

推荐品牌

关于本站

合作服务电话

  • 客服热线:0755-23779287
  • 展会负责:18682042306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展会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众号/APP下载


    (公众号)


    (Android下载)

Copyright©2005-2021 81UA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和使用全球无人机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 SITEMAPS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运营商: 湛江中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无人机网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038372号-1 
全国公安机关 备案信息 可信网站不良举报 文明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