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
工业无人机
军警无人机
娱教无人机
水下无人机
反无人机设备
无人机配件
无人机租赁
无人机培训
当前位置:全球无人机网 » 无人机新闻 » 市场动态 » 正文

水下机器人(水下无人机)会是继无人机之后的一片新蓝海?

发布日期:2018-02-23  来源:虎嗅APP我要投稿我要评论

  近几年,无人机市场经历了从火爆到冷静,“黑飞”被明令禁止以及最近无人机管理办法的出台,都让无人机市场变得日渐规范。不过,仅从京东物流、菜鸟联盟、顺丰等物流公司的纷纷入局无人机市场上看,无人机将不可避免地在天空中遭遇“堵车”。而与天空中闹哄哄的景象相比,水下却显得非常神秘和平静。不过,目前已有玩家注意到了浩瀚的水下暗藏的商机,他们正在展开一场水下机器人竞赛。

  最初,水下机器人被用于军事、科考等领域。近年,水下机器人开始在渔业环境检测、潜水娱乐等消费级市场兴起,但相比于无人机在技术和产品上都较为成熟并已被消费级市场接受相比,水下机器人在技术和产品形态上都有待开发,产品的价格也较为昂贵。从市场格局上看,目前国内水下机器人市场的玩家并不多,相对优秀的也不到十家,更是没有巨头称霸,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日前发布的公告预测,2018年全球的机器人和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031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22.1%,可以说今年机器人市场将异常火爆,而水下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行业新的应用场景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是水下机器人的掘金点到底在哪,如何从1031亿美元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呢?

  一、三大难题架起高技术门槛

  水下机器人分为载人水下机器人和无人水下机器人两大类,而在消费级市场主要是小型的无人水下机器人。之所以称为水下机器人,自然要与水打交道,与用于陆地上活动的机器人不同,水下机器人面对的是不同的水域环境,因此水下机器人的开发者将面临技术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设备的密封性,毕竟水下机器人内部有电路、电机等众多电子元器件。而为了解决设备防水问题,目前业内大致有两种做法:一是加固设备外壳的密封性;二是内部设置密封舱,保护内部元器件。

  其次是设备在水下的平衡能力。物理学中有一条基本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则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而浮力正是水下机器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这不仅需要开发者进行精确计算,还需要对设备进行相当精细的重力布局,甚是设备内的每一根线都要仔细考虑,并且要经历数十次的测试。

  当然,除了技术上的困难外,水下机器人毕竟是要代替人下水进行检测的,所以对通讯设备、摄像头、推进器等设备也有较高的要求。毕竟,水下机器人最基本的工作是代替人潜入水中,通过摄像头拍摄水下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灯光的配合,然后将这些数据将通过无线设备传回到陆地上的关联设备。

  二、玩家不断入局,但巨头未现

  从1953年第一艘无人遥控潜水器问世开始,此后水下机器人一直活跃在军工领域或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内。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展水下机器人开发的国家,也拥有最先进的技术。

  斯坦福大学一支队伍就研发了一款水下类人机器人名为OceanOne,它的背部有计算单元、电池、推进器,能像真人一样游泳,身高为5英尺,并使用人工智能和触觉反馈系统,可向终端设备传递机器人手持东西的感受。

水下机器人 水下无人机

  国内的水下机器人走进消费级市场还是在2015年,新一轮全球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使得水下机器人需求急速攀升,因此国内涌现了一些研发水下机器人公司,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产品。

水下机器人 水下无人机
潜行科技消费级潜航器Gladius

  在月初的CES上就展出了一款以鱼雷为设计原型,名为Gladius的消费级潜航器,主打水下拍摄、监测和探索等功能。Gladius是由成立于2016年的水下机器人初创企业潜行科技研发的,其核心团队是出身于华为/LG/中船重工研究所的一群潜水爱好者。

水下机器人 水下无人机
天津深之蓝的水下助游器“白鲨MIX”

  天津深之蓝也是水下机器人领域的玩家,去年5月它们推出了个人消费级智能水下运动产品“白鲨MIX”。这是一款水下助游器产品,可用于游泳场馆、水上世界、海滨浴场或潜水娱乐等场景,辅助下水者保持平衡并轻松游起来。

水下机器人 水下无人机
北京臻迪PowerDolphin在CES上展出

  在CES2018上,臻迪展出了一款新的水下无人机设备“PowerDolphin”,这款产品的摄像头可以上下翻转,前面配有探照灯可以照亮摄像头指向的位置。支持4K分辨率30fps视频录制,用户可操控范围在1000m之内,同时还可通过移动终端或者专门的遥控杆操作。在用途上,这款产品既可以搜寻水下鱼群,同时还可创建水下地图,并在水上和水下拍摄高清图像和视频,可为海下地图测绘提供信息。

水下机器人 水下无人机
吉影科技新型水下机器人波塞冬

  吉影科技研发的新型水下机器人波塞冬I号,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大的手持游戏机,只有篮球大小,内部通过一个相机连接到操作者手中的控制器,并可将实况录像显示在集成的屏幕上。它最大下潜深度为120米,携带全高清相机,续航能力达5小时,可通过远程无线遥控,并将画面实时上传,通过自研的APP可灵活操作,或使用遥控手柄连接VR设备。

  目前,波塞冬I号也被用于海产养殖,据深圳一位海产养殖用户介绍,260多亩的水域,利用水下机器人可在2小时内检查完所有的网箱,一方面提升了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大规模疾病带来的成本损失。

  不过,水下机器人这一新型行业也技术门槛高,各家定位都不尽相同,尚未有巨头出现。天津深之蓝、天津海之星和青岛罗博飞海洋科技主要针对较大型的2B商业场景,而鳍源科技、海图智能等主要针对2C的消费端。

  为了了解水下机器人行业的现状,智东西特意联系到了潜行科技CMO杨洋,从产业链内部人士角度来看待水下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据杨洋说,虽然目前大部分玩家推出的产品主要是用于摄影、拍照或是传输数据,但这只是初步在进行技术探索,而业内人士更看好的是为水下机器人增加更多的功能,就如斯坦福大学的OceanOne一样,让机器人真正替代人类在水下作业,提升水下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但是,目前的水下机器人行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国内厂商生产制造能力太弱,也就是说我国现在水下机器人行业虽然需求大,但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大规模量产较难。而如果国内用户采用国外的水下机器人产品,则不仅要面对昂贵的价格,而且一旦机器人出现问题只能把机器寄去国外,维修时间较长、费用也十分昂贵。

  三、四大应用场景暗藏机遇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中国用于相当可观的海洋资源。此外,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海岸线覆盖包括台湾在内的10个省份,上海、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为水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水下机器人市场正处在初步起步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有四大应用场景率先起步,暗藏着巨大的机遇。

  1. 水产养殖

  根据中国农业出版社公布的2017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概读显示,2017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8346.34千公顷,总产量达6699.65万吨,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渔业规模也很庞大。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像鲍鱼、海参、扇贝、海螺、海胆等底播增殖型海洋牧场,从播种到采捕都需要人力,采用的也都是原始工具。

  对于养殖者来说,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采捕成本高还具有极高的安全风险。这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都给海洋牧场的工业化造成巨大障碍,而水下机器人的兴起和发展可以帮助渔民们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2. 水下船体清洁

  除了在渔业上应用外,水下机器人也可用于船体清洁检测,潜行科技CMO杨洋告诉智东西,他们的一位韩国客户就利用Gladius进行船底油污、浮游生物检测,可以进行准确定位,大大节省了人力、时间和成本。

  3. 城市管道清洁

  管道清洁领域也暗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城市化已进行了30多年。由于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一些较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与此同时,城市管道也面临着堵塞、年久失修等问题,城市的排水能力严重下降。

  近年来,西安、天津等城市内涝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运用水下机器人进行管道的检测,就可精准定位需要修理的管道,避免了大规模挖开地面,重新安装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保障了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4. 个人娱乐消费

  在娱乐消费端,水下机器人也有相当广泛的市场。随着潜水运动的兴起,我国拥有潜水证的人群已达1.5亿,越来越多的人对深水运动感兴趣,因此也给C端市场带来了机会。比如海洋馆、游乐场、科技馆等娱乐场所就需要水下机器人监控水域环境,实时进行信息反馈,避免人员溺水和伤亡事件的发生。在个人消费领域,小型的水下机器人还可用于水下拍摄,携带方便。

  虽然目前消费级的水下机器人都偏向于小型化,功能也较简单,但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水下机器人会像服务机器人一样,将被增加更多的类人功能,替代人类在水下进行工作,比如水下的搜救工作、海洋环境清理、辅助水产养殖等。

  结语:水下机器人行业将成新蓝海

  总体上看,国内面向商用的水下机器人,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环境都是刚刚起步。虽然市场规模没有服务机器人大,但在水产养殖、水污染检测、教育行业和市政管道检测四大应用领域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同时,资本市场也在逐步向水下机器人靠拢。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吉影科技获得15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而在去年潜行科技、博雅工道也都获得了高额融资。资本的关注,必将使水下机器人玩家的壮大以及产品的迭代带来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对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强,相信在政策上也会给水下机器人行业内的玩家提供更多的扶持。

  相信在经历了2016年、2017两年的起步发展,2018年水下机器人将会成为继无人机后,机器人领域的又一片蓝海。

 
本文链接:https://www.81uav.cn/uav-news/201802/23/32312.html
标签:  水下机器人 水下无人机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全球无人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文推荐

推荐品牌

关于本站

合作服务电话

  • 客服热线:0755-23779287
  • 展会负责:18682042306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展会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众号/APP下载


    (公众号)


    (Android下载)

Copyright©2005-2021 81UA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和使用全球无人机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 SITEMAPS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运营商: 湛江中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无人机网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038372号-1 
全国公安机关 备案信息 可信网站不良举报 文明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