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利用无人机对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农药喷洒,10分钟左右就可喷药5亩,开启河南省用无人机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先例。
据悉, 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00万亩,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丰产的主要因素,防治不力的地块平均损失率在15%以上,严重地块可达30%以上。特别是玉米螟﹑玉米蚜﹑各种叶斑病等中后期病虫害,由于天气炎热﹑植株高大,很难进行施药防治,加上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民很少在中后期喷药防治。
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河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省农业厅、财政厅2010年共同启动了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该体系目前已形成了小麦、玉米、大宗蔬菜等9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作为现代植保最前沿技术,无人机低空施药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植保服务的主力军,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前,河南省尝试过用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河南省农药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这与植保机械水平落后有很大关系。”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彦惠表示,“无人机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现状,提高施药效率,还能解决玉米等高秆作物的施药难问题。”
据罗王乡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洪连介绍,本次观摩会使用的无人机目前单价在10万元左右,种田大户和基层植保部门能买得起﹑用得起,每小时可施药50亩,每亩成本只有5元。根据去年试验,无人机施药可以有效防治玉米中后期各种病虫害,增产效果达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