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数百亿
今年第十七届深圳高交会以及合肥的“第31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传出的信息显示,植保机最有希望率先形成工业规模市场,其原因,既有政策方面的,也有人口结构变化方面的。
从农业政策方面来看,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流转进度加速,农业合作社、农场等形式的规模化种植正在形成,农业机械化需求在增加。
同时,农业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效率高于常规喷洒数十倍,并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90%的用水量。2015年2月,农业部印发《制定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淘汰传统喷洒工具,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2016年500个县试点,重点推进高效植保设备。中央补贴政策出台后,河南、福建、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开始推行省内补贴试点,预计2016年起,安徽、广东、云南、东北省份会将农用无人机纳入补贴名单。例如河南省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给予购机补贴,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农用无人机将享受到1/3省财政专项资金补贴和1/3农机购置补贴。
从人口结构变化方面来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稀缺,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且农药对人体伤害较大,年轻人不愿意进行农药喷洒。植保无人机可远距离遥控操作,避免了喷洒作业人员暴露于农药的危险,保障了喷洒作业的安全。
海通证券研究所认为,农业“十三五规划”主攻农业现代化,农机整体渗透率超过60%,植保农机使用最低,弹性最大;并预计全国20.27亿亩耕地,2013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73亿亩次,按每亩收费15~20元、全国农作物虫害面积33%渗透率计算,年植保服务费361亿~482亿元。华创证券研究所则预计中国无人机植保服务市场年规模高达600亿元。
海通证券研究所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做了植保机市场需求测算:全省1.6亿亩农田当前流转面积25%,在市场一般应用情况下,每万亩土地需要无人机3架,当前需要无人机数量可据此计算得出16000万亩*25% 流转*3 架=1.2万架。如果这一测算成立,换算成全国的整体市场需求为18万架。
市场的四种模式
正因为市场足够大,加上政策激励,今年以来,新安股份、芭田股份和隆鑫通用等涉农上市公司进入植保服务市场。深圳大疆也从消费机转而研发工业级的植保机。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植保机市场刚刚兴起,还处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阶段。总的来看,这一市场目前有四种发展模式。
一、“售卖+服务”模式
这是目前中小型植保无人机企业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由于是新兴行业,目前市场刚进入导入期,小规模厂家很多,需求也很多,许多厂商是从原有的航模制造商或者是农药农机厂商转型而来。这类厂商的特点是规模小、技术不成熟。但也有一些厂商在这个模式里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做出创新。
江西金龙飞防大股东在农药领域有多年的业务基础,受农药销售下降的影响,2014年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人机研究所设立江西黑蜻蜓无人机科技公司,专业生产植保机,是既有自主无人机制造技术、又能提供专业植保用药的企业,既对外销售植保机,又提供植保服务。在11月底结束的“第31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上,公司签订了近300架植保机的销售合同;在植保服务上,公司通过县级加盟和与当地植保技术服务合作社合作的方式提供服务,2015年完成水稻全程防治统治2万多亩作业,其他作物4万多亩喷洒农药作业。据公司介绍,今年全年无防治药害事故的发生,防治效率达到95%以上。
二、专门的植保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是植保服务团队上门提供专业的农田测绘和植保喷洒服务,农户不仅可以省去购买和维护无人机的费用,还可以避免使用无人机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操作问题。现有企业中,极飞智控是这一模式的佼佼者。其实,极飞智控开始是销售无人机和飞机控制器的,目前只做植保服务,应该是看到了巨大的市场。
不过,这种“一站式”的服务需要拥有完善和强大的团队,而且,短时间内难以将服务推广到全国各地需要植保服务的地区。如极飞智控,2013年开始赴新疆考察,耗费两年多时间建设了500多人的服务团队,作业面积56万亩。另一方面,团队投入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