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ber旗下美食外卖平台Uber Eats宣布将于今年夏天在加州圣地亚哥开始测试无人机送餐服务。整个项目由公司空中研发团队Uber Elevate负责。在年初的测试中,无人机将麦当劳快餐送到最远半英里的地方。5月份,圣迭戈餐馆Juniper & Ivy也加入该项目。
同时,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日前也在北京正式上路,这是全球首次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
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式上路
其实近年,国内外不少公司都在着手研究无人机送货技术,以国内为例,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无人机送货业务,不过对于中国的无人机送货发展进程我们可能会有更真切的感受,那就是推广普及困难。
究竟是无人机送货本身存在问题,还是实践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势头火热 国内外全面布局
在国外,2013年,亚马逊CEO贝索斯就透露了其无人机配送包裹计划PrimeAir,目标是用无人机送货的方式覆盖亚马逊80%左右的订单,让用户在下单后的半小时之内就收到货。随着其获得FAA批准,亚马逊在指定区域的上空建立了一种悬浮仓,利用无人机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此外,美国的百年老店UPS、德国的速递公司DHL、以色列无人机创业公司Flytrex Sky 等都已经开始实行无人机配送模式。
国外无人机配送的势头火热,中国的一众企业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顺丰早在2012年就提出过物流无人机的概念,计划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的空运链条,将36小时通达全国的物流网络变为现实,这个计划中也包括地形复杂的偏远地区。2017年,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得到批复,并于同年7月宣布在成都建立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成为中国首个正式落地的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项目。
与顺丰相比,京东和阿里巴巴的起步稍晚,不过发展的速度依然很快。2015年京东无人机项目得以正式立项,阿里巴巴也开始了首次无人机配送尝试。2017年,京东在西安和宿迁完成了无人机常态化配送运营,甚至率先拿到了中国首张全省范围的无人机空域批文。而阿里巴巴则先后推出了配送机器人小G和智能打包机器人“曹操”。
几家公司是中国无人机配送领域比较典型的代表,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市场的需求,无人机配送会在未来的物流领域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无人机配送的优点颇多,可以更为及时地完成货物的投递,还能有效节省各种资源,而且像是药品、急救品、食物这类都可以迅速投递,在此过程中无需担心交通等意外状况。
无人机送货 必成未来趋势
可以说,无人机配送会是未来快递行业革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白宫曾发布的《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中也提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一些原本需要人力的任务变成了自动化任务,这种变化将会给个人、经济、社会打开新机遇,但也会颠覆人们当下的生活。无人机配送显然也在报告所讨论的自动化的行列之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一定会成为未来世界中的趋势。
而对于实际情况来说,哪个企业先在无人机物流方面投入精力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拿到批文、牌照才能算真正成功。不过在中国的市场中,无人机配送依然是敏感的项目,要面临市场环境、企业状况等各种变量因素,所以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种不容易,虽然各家企业对无人机配送的研究和宣传都十分上心,但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到这种技术的普及。
直面困难 未来可能“渗透式发展”
去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超过9万亿元,并且已是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随着网络零售的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被带动。2017年上半年,中国就已步入单日快递亿件的行列,到去年双十一,全国的快递企业处理快件的总数高达18.82亿件。
在物流需求日益强烈的中国市场,仓储机器人、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等新技术也随之发展。但是在无人机送货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着各种各样的阻碍,这些阻碍使得注定成为趋势的无人机送货的普及之路变得缓慢。
首先是成本问题。以京东在宿迁进行的无人机常态化配送运营为例,四架无人机,一个标准的无人机系统将花费大约15万元,每个电池有4套电池和10套备用电池,每套电池的价格约为3万元,使用寿命为5到6年,每次航班电池损耗的成本大约是20元,要高出城市快递公司递送成本的几倍。
同时无人机在配送时,对于包裹的体积、重量和目的地等使用场景都有一定的限制;且抗风雨能力有限,容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也注定了目前的物流无人机无法快速实现商业用途。
此外,在中国无人机如何得到更多的飞行许可也是一大难题。小型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只有100米,根据相关规定,它们不能飞越城市的主要道路,居民区和高层区域,许多限制已经缩小了分配范围,空中领域在短期内不可能大面积开放,无人机送货生意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规模。
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方面的问题。现在就是外卖小哥骑的电动车都可能因为安全问题被禁,更别说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的无人机了。况且现在智能避障技术也不那么成熟,而且在天上出了事故要比在地上出了事故麻烦的多。
退一步讲,即使现在允许无人机送货的方式普及,也会在运送途中遇到问题,比如被人用暴力或技术的手段截获里面的货物,或者是无人机自己飞行失误货物落下也都是有可能的,谁也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由此可见,无人机送货想要普及条件还远未成熟,也是因此才容易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无人机送货一定是趋势,但它并不会一蹴而就取代传统的配送方式。
不过无人机送货的方式对于一些特定的情况还是大有用处的。例如弗吉尼亚州威斯县的一个偏远地区的乡村诊所,其药品库存常常不足,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药品就更难运进去,患者也就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这一问题后来在无人机送货的方式下得以解决,成为了美国政府正式批准的第一起无人机送货业务,也是无人机送货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这也可以给中国无人机送货方式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在一些偏远地区,地面交通环境恶劣,物资难以到达,而利用无人机提供一些必需的物品是一个解决之法。
现在DHL、Matternet 等公司已经开始了无人机送药服务。先后在海地、巴布亚新几内亚、不丹、德国西北部等交通不发达地区进行了无人机快递药品实验,而且取得了成功。对于中国的快递业来说,无人机送货也能填补现有的配送方式所不能至的空白。
其实无人机送货未来一定是庞大的市场,只不过它不会彻底取代现有的快递方式,更可能的是像国外一样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企业深耕这一领域也是一种上进的表现,但不应该过分宣传将其作为噱头,否则宣传做的再好,后续跟不上,消费者也不会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