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
工业无人机
军警无人机
娱教无人机
水下无人机
反无人机设备
无人机配件
无人机租赁
无人机培训
当前位置:全球无人机网 » 无人机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国)

发布日期:2016-10-31  来源:优易捷无人机遥感网我要投稿我要评论

5.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与安全态势服务技术研究

突破互联网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实现区域聚焦和主题聚焦的互联网地理大数据快速获取、自动分类和自适应定位。研究敏感内容识别技术,分布式计算、网络协作的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和安全监管技术,攻克从海量异构网络信息中快速发现敏感地理目标和评估安全威胁的技术难关,实现云计算条件下的地理信息安全服务。研发支持分布式爬行与并行化计算的互联网地理大数据获取与空间安全态势服务系统,形成境内境外网络地理信息持续汇集、涉密信息与地理空间情报自动发现及可视化模拟分析能力,为维护时空信息安全、应对全球安全挑战提供地理信息保障和服务支撑。

6.测绘卫星后续星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超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激光测高卫星、干涉雷达卫星、重力卫星等后续卫星测绘指标论证与仿真系统研发,对辐射信号传输、相机系统、星上数据处理系统等进行建模和仿真,形成卫星测绘应用指标体系。开展多星组网联合数据获取技术研究。攻克几何检校、激光测高检校和辐射检校技术难关,构建内外参数一体化检校技术平台,形成较为完备的国产卫星测绘检校技术体系、规范与平台。开展多源、多载荷、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协同处理技术研究并形成测绘能力。研发国产测绘卫星影像实时服务平台,实现最新时效的影像数据服务和面向行业应用的专题信息产品服务等功能。研制测绘卫星数据国际化开发服务平台,构建全球分发服务网络。

7.现代测绘基准维持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基于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测绘基准自主更新维持方法研究,研制测绘基准集成化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大地基准质量分析与监测评价系统,构建陆海统一、全球统一的空间基准。开展全国范围内新一代陆海统一的、高精度的重力基准研究,建立多种技术手段监测、维持、更新高程基准体系,研制陆海统一的重力数据获取装备与平台,具备提供全国范围内的高精度重力基准服务。构建多源数据的精化融合处理方法、全球/区域高程/深度基准统一体系和平台。构建全国CORS站网管理服务系统。研究大地基准服务平台和体系。

8.海洋及内陆水下地形测绘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海洋垂直基准无缝化、海洋重/磁力测量、水深测量、智能浮标感知以及海洋测绘数据快速处理等技术研究,建立海洋垂直基准统一转换模型和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融合卫星、船测及重、磁、震等多源数据,探测、反演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技术能力。开展海岸带、近海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具备海洋地理环境智能决策与服务能力。开展海岸带测绘、海洋测绘、海岛(礁)测绘、水下/海底高精度导航定位、内陆水下地形测绘、多尺度水下地形图编制、陆海时空基准统一、海底基准站网布设、地形数据无缝拼接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海洋测绘装备研发。

9.室内外无缝定位与智慧时空技术研究

开展面向多移动终端、多定位平台、多信号源、多传感器的室内外米级协同定位技术研究。开展基于视觉、光源、地磁、声波以及新信号体制无线高精度定位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开发适用于高精度专业用户的室内定位新技术,研发室内高精度定位终端装备等。开展基于精细化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导航路径规划、传感器融合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三维实时无缝导航。开展面向智慧时空的多源信息获取、存储及数据挖掘等技术研究,构建室内外一体化智慧时空服务平台,开展行业应用示范,逐步形成室内外一体化位置服务体系。

10.时空大数据跨界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时空大数据存储管理、智能综合与多尺度时空数据库自动生成及增量级联更新、时空大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与挖掘、时空大数据可视化、自然语言理解、人类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形成时空大数据技术体系,提升时空大数据分析处理、知识发现和决策支持能力。围绕时空大数据获取、处理、分析、挖掘、管理、应用等环节,研发时空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分析与挖掘、可视化等软件产品,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多样化数据产品,提供时空大数据与各行各业大数据、领域业务流程及应用需求深度融合的时空大数据解决方案,形成比较健全实用的时空大数据产品体系。

11.新型测绘装备研发与检测检校技术研究

开展多类型无人机遥感飞行平台、飞控系统和定姿定位装置、机载传感器等系列无人机遥感技术装备研发,提升无人机遥感应用能力。开展CORS软硬件研发和无人驾驶汽车自主导航以及车道级高精度地图研究,实现基于CORS站的各类位置服务。开展地下管线探测、水下测量等数据采集装备研发。研制用于高精度工程测量的移动测量系统和地下工程基础设施移动监测系统等。

开展航空传感器类、激光测量类、导航定位/定姿类、特种/专业测量类仪器装备的计量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开展LiDAR、航空多视角相机、惯性测量单元(IMU)、SAR、导航系统终端、移动测量平台等新型测绘装备测试检测方法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单位要切实把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摆在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来谋划和推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争取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强对本规划执行落实的监督指导。加强与各地国土资源等其他行业的对接与融合,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推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创新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鼓励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和生产单位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加强人才培养

继续推进新世纪测绘人才培养工程,通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以及重大项目的锻炼,培养造就一支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管理人才有机结合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之间通过相互兼职、联合共建等形式促进人才流动。联合国内高校,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学科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先引进掌握国际测绘地理信息领先技术的高端人才。

(三)优化创新平台

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类整合、布局优化,优化中东部、加强西部地区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动态管理,完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移转化作用,发挥科技产业园区的聚集辐射作用,鼓励各地方省局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创新联盟、众创空间、科普教育基地等新型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平台的部局共建、军民共建等方式的联合共建。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全球(海外)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加强野外观测台站、检测检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本文链接:https://www.81uav.cn/uav-news/201610/31/20886.html
标签: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全球无人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文推荐

推荐品牌

关于本站

合作服务电话

  • 客服热线:0755-23779287
  • 展会负责:18682042306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展会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众号/APP下载


    (公众号)


    (Android下载)

Copyright©2005-2021 81UA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和使用全球无人机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 SITEMAPS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运营商: 湛江中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无人机网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038372号-1 
全国公安机关 备案信息 可信网站不良举报 文明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