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军“复仇者”ER无人机首飞)
近日,沉寂了7年的“复仇者”无人机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和名称“复仇者”ER回归公众视野,这款备受注目的无人机,曾经被俄罗斯指责说该无人机具备潜在的核攻击能力。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有限公司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增程型“复仇者”ER无人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格雷布特试飞基地进行了首飞。从“复仇者”到“复仇者”ER,7年时间内的两度首飞,有专家预言,无人机3.0时代正加速到来。
持续改进的“疯狂”
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美国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从“捕食者”到“死神”,再到“复仇者”,以及如今的“复仇者”ER,美军发展侦打一体无人机的脚步从未停止。且不论MQ-9“死神”的各项指标已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各国,就是20世纪的MQ-1“捕食者”至今仍是许多国家求而不得的明星产品,那么,已经在无人机赛道上领跑的美军为什么还要继续发展更加先进的“复仇者”无人机?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侦打一体无人机是一段时期内军用无人机的主流。无人机在未来作战中担任重要角色已是大势所趋,但世界各国对无人机的期望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却略显尴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人机仍然只能担当高空长时侦察任务,期望中的自主火力打击能力一直未能完全实现,而专用无人战斗机还在实验室趴窝。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侦察型无人机加装火力打击模块成为各国军队共识。
其次,是美军为了继续保持绝对技术优势。一方面,对于军事实力装备水平超强的美国来说,发展武器装备基本上成为了一个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过程,追求绝对安全的国防理念造就了美军对绝对技术优势的痴迷,所以“死神”一定要超过“捕食者”,“复仇者”必须要超过“死神”,这种超越不是简单的设计改进和性能提升,而是革命性地大幅跨越;另一方面,中国“彩虹”“翼龙”无人机优异的实战表现和良好的国际口碑让美国人产生了技术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的危机感,而且是在美军高度重视的无人作战领域,这令当惯了老大的美国的颜面有些挂不住,因此,一向有新技术就赶紧向全世界广播的美国人对于“复仇者”无人机项目高度保密,在2009年公布之前都被列入“黑色”(秘密)计划。
最后,是美军认为当前无人机已无法满足作战需求。美军认为未来战争可能会针对伊朗、朝鲜等国家,它们不仅拥有可以轻易击落“捕食者”和“死神”无人机的武器,而且当前无人机挂载的武器不足以对这些国家的装备造成足够的伤害,因此,必须设计和装备新一代无人机,来应对这种更加不利的环境。
不难发现,美国发展并持续改进无人机的行为虽稍显“疯狂”,但并非头脑发热的冲动之举,更不是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无脑行为,而是准确判断世界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正视自身技术地位和客观分析作战需求的综合考量,而这正是科学的武器装备发展模式。
据称,通用原子公司希望在2017年之前测试一种安装在“复仇者”无人机上的固态激光武器。
改装后接近有人机?
之所以将“复仇者”无人机称作“无人机3.0”,是因为在影响作战性能的关键设计上较前作有了质的飞跃,使其在作战能力上更接近于现役有人驾驶战机。
一是采用了隐身设计。“复仇者”无人机与“捕食者”和“死神”的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外形设计,“复仇者”采用了常规的V形尾翼和流线形后掠翼设计,一改后两者“奇葩”的气动外形设计。另外,发动机进气口调整到机背上方,同时尾喷也采用了类似B-2战略轰炸机的抗红外探测设计,结合机身运用较多平面结构,“复仇者”无人机在隐身性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上首款具备隐身能力的侦打一体无人机,这将大幅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和隐蔽突防能力。
二是装备了喷气式发动机。纵观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无人机产品,每代都采用了不同的动力系统,MQ-1“捕食者”装备的是活塞发动机,MQ-9“死神”装备的是涡桨发动机,而“复仇者”则直接换装了喷气式发动机(惠·普公司的PW-545B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使其最高速度达到74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则是647千米/小时,巡航高度1万米,而“死神”的这三项数据分别为460千米、280千米和7500米,“捕食者”就更不用提。强劲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复仇者”的战术反应能力和任务灵活性。尽管“复仇者”无人机并非将喷气式发动机应用在无人机上的首创,但在以侦察为主要任务的无人机上安装喷气式发动机显示了美军对“复仇者”未来多任务能力的极大期待。
三是加大了载弹量。从“捕食者”“死神”“复仇者”这些杀戮感极强的名称中可以看出,美军对无人机的攻击能力是非常看重的,从MQ-1“捕食者”的2枚“地狱火”到MQ-9“死神”的14枚“地狱火”,提升无人机的载弹量一直是美军对无人机换代升级的必备功课。2009年首飞的“复仇者”原型机已经将载弹量从“死神”的1.7吨增加到2.9吨,而从目前曝光的图片来看,“复仇者”ER的外部挂点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8个,总载弹量据称在3.6吨左右,几乎是“死神”的两倍。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仅使用机内弹舱携带武器,“复仇者”ER将可以携带1.6吨弹药飞行1.3万千米,而美国现役B-61-12精确制导核弹重量仅为300千克。怪不得俄罗斯此前曾指责该机具备潜在的核攻击能力,是违反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新型武器。
除了换代革新外,“复仇者”ER还在“复仇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续航能力。通过扩展机翼长度和加厚机翼,“复仇者”ER的燃油搭载量从3.6吨增加到了4.6吨,从而将留空时间从15小时大幅增加到20小时,这对于情报侦察的“本职业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香饽饽”还需要锤炼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情报侦察能力,还是火力打击能力,抑或是战场生存能力和机动突防能力,“复仇者”ER都是无人机中的佼佼者,如果只是将它放到类似于阿富汗这种低强度的战场上显然是委屈了这尊大神,未来它必将承担更加多样的任务。
从美军内部来看,除空军这个“自然使用者”外,海军也对“复仇者”ER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早在2013年,“复仇者”无人机被制造成满足舰上降落要求的可以折叠机翼、舰载、尾端弯钩的型号,并且配备了与其重量级别相同的F-5“自由战士”舰载战斗机同样的起落架,以测试甲板起降性能。美国海军希望将其发展成为电子战飞机来执行危险任务。当然,对于未来舰载无人机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失去了X-47B这一选项后,美国海军似乎仍在寻找之中,或许以后在航母的大甲板上能够看到“海上复仇者”。
当然,如此优异的性能不可能只吸引自己人。“复仇者”ER无人机还引起了美国盟友的极大兴趣。由于与“捕食者”在设计性能上一脉相承,“复仇者”ER具备在高危环境下与MQ-1“捕食者”和MQ-9“死神”协同作战的能力,这种新老搭配的方式将大大降低美国与其盟国之间联合作战的成本,并大幅提升联通效率,未来北约的空中情报侦察任务可能将主要由“复仇者”来承担。
“复仇者”ER无疑是先进的,但刚刚完成首飞还不能说明太多问题,鉴于美国在新装备的研制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大幅调整甚至推翻的情况十分常见,“复仇者”ER在后续的试验过程中是否还有大的改动尚未可知,现在谈论其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还为时过早,毕竟技术和战争的发展轨迹存在太多的变数。
此外,“复仇者”ER的技术成熟度究竟如何也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实际上,“复仇者”无人机的开发工作早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首架“复仇者”无人机本来应在2004年面世,但因为技术问题致使它的出现推迟了5年。即便是它迅速服役,但联想到“捕食者”和“死神”较高的事故率,“复仇者” ER的稳定性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可否认,“复仇者”是一块好钢,但尚需锤炼,在武器装备领域,有和用是两码事。杨王诗剑